中國ETC行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19-10-31 09:38:17 已瀏覽:1889次
一、ETC產品概況及其優勢
1、ETC產品概況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中文名為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OBU存儲有車輛的身份信息、支付信息與車輛通行路徑的信息,OBU與ETC車道上的路側單元RSU進行專用短程通訊(DSRC),利用計算機對車輛行駛的歷史路徑進行拆分,并通過互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進行結算處理,從而達到在不停車即可對車輛進行收費的目的。RSU由讀寫天線和射頻控制器組成,可以完成數據和信號的收發、編碼、解碼等。OBU則存有行駛車輛的信息,主要用來與RSU進行信息交互。其中OBU產品是最為主要的產品。
OBU產品的IC需要實現射頻接收、讀卡、安全加密與數據處理功能,一般情況下OBU內部有4個芯片,分別是射頻芯片、讀卡芯片、ESAM芯片和MCU芯片。具體到某個RSU產品的芯片類別會較多,部分型號的單個RSU產品所用的IC就達130種之多,大致而言,RSU主要由射頻收發處理器件、微控制器、RSU天線等設備組成。
2、ETC產品優勢
ETC系統在收費公路通行中,由于整個過程車主無須停車取票和交費,大大縮短了車輛的過站時間。因此直接提升了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能力,降低了車輛燃油消耗,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且降低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的運營成本。此外由于采用DSRC通信方式,因此也能廣泛應用于智能交通各個領域,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技術也更為成熟,推廣也更為容易。
二、ETC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ETC起步相對較晚,受政策推動影響較大對行業發展其關鍵作用的政策主要有兩個。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是2014年交通運輸部下發的《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9月底基本實現全國ETC聯網,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全國ETC用戶數量達到2000萬戶,在2013年之前,全國安裝ETC的車輛僅為600萬臺,2014年到2015,受相關政策推動以及北京、天津等14個省市成功實現了高速公路ETC聯網運行以及河南、湖北等15個省市按照“成熟一個接入一個”的思路,分期分批并網的影響,ETC車道數大幅增加,易用性顯著增長,ETC的普及率也迅速上升。
根據交通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國29個聯網省份共有收費站9322個,ETC專用車道19674條,MTC車道60405條,混合車道2318條。聯網區域內主線收費站ETC車道覆蓋率為98.94%,匝道收費站ETC車道覆蓋率為96.96%。
相比日韓等國家,中國的ETC滲透率顯著偏低,目前ETC在海外各國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韓國“hi-pass”使用率達到八成,日本ETC利用率超過90%,雖然中國ETC近幾年行業增長相對迅速,但依然相對較低,截至18年底ETC滲透率僅31.9%。
從行業市場規模來看,ETC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行業的主要產品也有較大區別,我國的ETC行業在2012年的市場規模僅為7.5億元,2014年約為16.5億元,這主要是由于ETC車道建設推動的RSU與后臺整體解決方案需求推動,隨著國內車道建設逐漸完善,行業增長主要來源OBU安裝量增長的推動。
2018年我國ETC行業規模已達到49.0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百分之三十。隨著我國推進高速公路跨省收費站取消,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對ETC終端與系統的市場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ETC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
文章鏈接:安防展覽網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78418.html從行業內市場競爭來看,ETC市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行業市場競爭較為緩和,行業內主要企業包括金溢科技、聚利科技、萬集科技三家企業,這三家企業是我國ETC行業主要的ETC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依托于較高的技術水平與芯片設計能力,近幾年其OBU出貨量整體呈現出較好的增長態勢。
三、ETC與智能交通及其發展前景
從ETC產品的技術特性來看, ETC行業普遍采用DSRC即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這一技術可以實現特定小區域內對高速移動的目標的識別以及進行雙向通信,當前相對成熟的應用是 ETC 和電子標簽(包括生產線貨物標識、海關車輛通關、集裝箱自動識別等領域)。
由于這一技術特性,因此ETC技術不僅僅能實現不停車收費的功能,在智能交通領域也 可以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比如限行管理、提升路網通行效率以及安全類的應用等。且這些應用領域已經在眾多省市開始推動運用
作為智能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ETC是我國政府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行業。2019年3月5日頒發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分別在5月24日和5月28日分別印發了《關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和《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提出“從2019年7月1日起,嚴格落實對ETC用戶不少于5%的車輛通行費基本優惠政策”和“到2019年12月底,全國ETC用戶數量突破1.8億”的目標和要求,總的來看,ETC終端需求將迅速增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ETC行業終端使用者對銀行而言是極具價值的客戶,因此2019年以來,銀行對ETC的推動也是不遺余力,ETC用戶數量大幅增長,6-7月政策效果逐漸顯現之后,ETC車道數量不足的問題逐漸暴露,ETC車道反倒成為了較為擁堵的收費通道,預計未來幾年ETC車道數量也有望實現快速擴容,ETC行業將呈現出OBU與RSU需求迅速增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