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規模及產業發展格局趨勢預測
發布時間:2019-11-13 15:04:09 已瀏覽:1886次
華經視點行業研究報告網發布《2019-2024年中國智能眼鏡產業招商指引及產業招商方案設計報告》,報告分析,智能眼鏡可通過語音或動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圖導航、與好友互動、拍攝照片和視頻、與朋友展開視頻通話等功能,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這樣一類眼鏡的總稱。
目前,我國智能眼鏡行業規模較小,市場份額偏低,行業整體處于發展初期狀態,國內智能眼鏡生產企業普遍呈現生產技術落后,設計能力欠缺的狀況。且我國的智能眼鏡生產企業較少有自主研發設計機構,絕大多數企業在生產加工方面還只是依賴進口外國的先進機器設備和引進相關的生產技術;大量企業由于只是為國外智能眼鏡廠商代加工,根本不具備相關設計能力,且許多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即使有自己的品牌,在國際消費市場的品牌知名度也較低。國內智能眼鏡企業整體競爭力不足,要想取得長足發展,還需要在行業標準、產業方向和商業模式上有所改進,并建立相應的行業人才培養機制,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017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約為1億元。預計2019年我國智能眼鏡市場份額將達到22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37%,2023年將達到83億元。
智能眼鏡應用前景廣泛
一是工業領域,智能眼鏡具有解放雙手、所見所得及實時交互的功能,智能眼鏡在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在運檢過程中,智能眼鏡的應用可以減少人力支出,保護一線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效率;在巡檢過程中,利用智能眼鏡識別設備,確保對需要操作的設備開展工作,避免誤操作;同時,智能眼鏡能將后臺的設備參數、檢修記錄等信息展現給現場運檢人員,通過智能眼鏡的錄像及拍照功能,對作業進行全面的記錄。
二是軍事安防領域,智能眼鏡可以配合人臉識別技術、龐大的信息庫、語言系統等,能夠幫助安保人員分辨可疑分子、聽懂方言外語、及時調用檔案信息和警力部署等,若將隱蔽的攝像頭、槍支設備與智能眼鏡結合聯動,犯罪偵查與實時取證將更加便利,執法效率或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三是應急搶險領域,第一線救災執勤人員佩戴智能眼鏡,與后方各層級應急搶險中心大屏幕、飛行器及智能車上的移動攝像頭同步,隨時掌握俯視以及仰視、狹小空間探測等多重視覺角度畫面,有效進行搶險應急處置的溝通及決策判斷。
四是醫療領域,智能眼鏡和AR相結合,構建患者虛擬的3D身體模型,顯示出皮膚、血管等輪廓;同時智能眼鏡可以正確高效的同步患者的病歷信息,記錄相關的數據,及早發現疾病,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利用智能眼鏡,還可以通過醫生的第一視角做轉播,真實再現手術的完整過程是當前智能眼鏡在醫療領域的重要應用之一,通過語音控制,提高手術質量。
除此之外,智能眼鏡在交通、電力、營銷、管理、培訓、娛樂、教育、藝術、體育、旅游、購物、社交、餐飲等領域都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