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助力智慧監獄改造 三秒可識別罪犯情緒
發布時間:2019-11-30 10:48:49 已瀏覽:1896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推進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快推進“智慧監獄”建設,2018年12月司法部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智慧監獄”建設的實施意見》,發布了《智慧監獄技術規范》,隨著智慧監獄口號的提出和全國智慧監獄示范點的快速落地,今年已全面進入到智慧監獄、智能化監獄建設階段。
而在多年的發展中,隨著各式各樣的安防設備逐一被應用在監獄后,這些系統在保障監獄內外部安全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監所安全管理需求的提升,監獄安防應用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
眾所周知,我國的“人均警力”數量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倒數,且因為文化與歷史因素導致獄警數量不足,這就導致了獄警普遍工作強度大,無法及時預警、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非接觸性情感識別助力智慧監獄
日前,“非接觸性情感識別”技術在廣東省番禺監獄進行了國內的應用。據悉該系統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點名,罪犯只需望著攝像頭三秒鐘,后臺即可獲得包括體溫、呼吸、心率、眼動、表情等五個指標。人工智能系統用算法將生理指標轉換為心理指標,顯示罪犯是平靜,還是抑郁、憤怒。從獄內管理角度看,這套系統可有效防止暴力、自殺,防止獄內打斗和逃獄。
此外,根據大數據分析,可預測服刑人員出獄后面臨的情況,從而進行有效幫助并減少其再犯罪率。針對有重大再犯危險的罪犯,可在地方公安和司法的配合下,進行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測,及時干預。以達到“物防、人防、技防、聯防”四防一體化管理。
新技術不斷落地,傳統監獄不斷轉型
我國監獄眾多,隨著一項項新技術的不斷落地,為傳統監獄賦予“智慧”也隨著政策的助力提上了日程,而對監獄已建系統和產品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主要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考慮:
(1)線路的利舊。例如在監獄現狀還是標清模擬攝像機的情況下,原有部署都是同軸線纜,那么進行智能化升級時可以不改變原有線路的情況下對老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比如采用HDCVI智能化前端,也能實現人員特征的采集及智能化分析,同時還避免了編碼、解碼過程中產生的圖像質量損耗。沿襲模擬標清傳輸的線路,可減少施工部署的復雜度,降低輔材成本及維護復雜度,以及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
(2)產品的利舊。例如在監獄前端已是高清網絡攝像機但是并不具備智能化的情況下,可以在中心增加智能分析服務來滿足監獄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智能化既有前端智能又有中心智能,可以根據監獄目前的情況選擇前端智能化的設備更換或是中心智能化集中分析處理。
當監獄有了智慧
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與監管改造工作深度融合,以及人臉識別、視頻智能分析等AI技術帶來諸多“智慧”應用,而這些賦能于傳統監獄,智慧監獄便誕生了。
“智”是指智能,即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城市運行管理中,實現城市智能化運行;“慧”是指依托于這些新技術,建設“城市大腦”,實現城市運行自行探測、自行分析、自行修正,不斷提升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能力。
“智”和“慧”的概念延伸和映射到當前監獄工作發展趨勢和方向上,可以定義為以大數據為,圍繞五大改造新格局,將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與監管改造工作深度融合,對監獄各類信息進行實時、、全面地感知、整合和分析,支撐民警執法、風險管控、教育改造、隊伍建設、綜合保障等方面智慧化發展,實現監獄管理精細化、指揮調度立體化、安全防控化、刑罰執行智能化、教育矯治科學化、綜合辦公無紙化,助推監管改造工作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監獄將進入一個智能化領域高速發展的時代,隨著智慧監獄的口號的提出和全國智慧監獄示范點快速落地,今年已全面進入到智慧監獄、智能化監獄建設時代。經歷監獄智能化目前主要用于安全保障的階段后,監獄智能化將全面的和監獄各業務系統、業務數據進行多維融合,推動監獄智能化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目前更多監獄智能化還是處于音頻、視頻等數據采集、感知、分析得出結果,還沒跟監獄業務深度融合,未來應用趨勢更多需與業務融合達到認知智能的階段,通過監獄業務數據加載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匹配,讓智能化會根據監獄業務類型、監獄不同的事件類型等去思考、推理給出處理方法,可以根據每個階段、對應的問題指導監獄工作,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